欢迎来到专业的映象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读后感 观后感 发言材料 教学设计 作文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9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10-10 14:15:02 浏览量: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一、教研活动背景: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9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9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1

一、教研活动背景:

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

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

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

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

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

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

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

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

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

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

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

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三、教研活动的目标:

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

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三、教研准备:

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

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

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

四、教研过程:

(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

1、回顾教研背景。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引出教研议题: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2、讨论交流:

话题一:通过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我们了解到哪些适宜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呢?

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

话题二:适合语言与文学、体能发展与健康领域的观察的方法有哪些?

领 域

方法

语言文学

体能健康

话题三:结合案例,交流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从三个方面交流

a、老师用的观察的方法能否帮助她解决所要观察的目的?

b、老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相关要素是否适宜?

c、你还有哪些建议?

话题四:在你班所做的观察分析中还有哪些困惑?

3、教研总结

4、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内容:

交流撰写检核表的评述。

(二)、休息时间9:50--10:00

(三)、园际互助10:00--10:20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2

一、情况分析

1、今年有三个小班,共有六名教师,都是有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经验的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应该是有一定的能力,但在业务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隔代亲”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造成幼儿动手能力越来越差,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一个人不愿意睡觉,而祖父母不肯离开自己的孙儿孙女。

二、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纲要》,学习《纲要》的精神,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班级方面

能根据主题内容即使更换环境,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制作区域材料,并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一些资源制作区角材料,并积极开展特色班:小(1)美工,小(2)、小(3)开展语言特色。

(2)、教师方面

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积极想办法。出点子,为每节课出谋策划,积极主动上好教研课,请园领导听课、评课。做好案例收集、准备工作,每月至少一篇案例、一篇个案分析。

(3)、家园联系

各班每月至少家园联系一次,平时利用多种手段与家长交流,十月中旬向家长开课,十二月份开展“庆元旦家园共育”活动。

行事历

九月份

1、 做好新生报名工作

2、 布置墙 ,制定各类计划

3、 稳定幼儿情绪,防事故发生

4、 小班兴趣班报名

5、 定好各班的特色

十月份

1、 向家长开课,并准备发言稿

2、 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布置自然角

3、 准备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以及韵律操比赛

十一月份

1、 环境布置

2、 有创意区域活动设计评比。

3、 教学大比武,韵律操比赛。

十二月份

1、 家园共育活动

2、 冬季锻炼

一月份

1、 幼儿测评

2、 汇编案例

3、 汇编集体备课本

4、 撰写各类总结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科研)

20xx年下学期我们机关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主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要求,以新《纲要》为工作指南,努力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幼儿的素质教育,力求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

1、做好科研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教师科研提供条件,帮助克服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教师不断获得成功。

2、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对实验课题要根据实验计划认真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成果展示等活动,要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3、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上送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

将要做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教科研意识。

发挥理论学习上的推动作用,结合学习材料和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使广大教师明确“教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教学,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想,逐步形成“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教科研氛围。

2、本学期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尝试组建“学术沙龙”。拟为骨干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舞台,参加的对象为全体教师,以“论文发布会”形式不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参加“学术沙龙”的教师汇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汇报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成果或撰写的论文,争取有一篇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年必读一本以上教育理论专著,通读两本以上幼教学科专业刊物,精读教育刊物中若干篇重点文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每周摘录一篇教育摘记,由年级组长每月检查一次。

3、规范课题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现有课题的常规管理,促进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

(1)要制订好本年度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上好实验课,写好论文,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

(2)建立健全学习和交流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3)加强幼儿园的“听读识字”“音乐素质训练”“多元智能”“道德启蒙教育”“美乐蒂英语”课题的实验研究。

4、激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论文的评比。

年级组长将更好地负担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的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反馈给教师,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论文评选。

积极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写出至少二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育教学随笔,通过筛选,鼓励教师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

5、继续办好家教导报,增强服务意识。

定期出刊家教导报,使家长、教师及时了解园内外最新教育动向,了解教育信息,学习教科研知识。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从幼儿园的特色出发,努力开发幼儿的潜能,开拓创新,和全体教师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使教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3

一、问题的提出

1、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同时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我探索、自主活动开启了另一扇门。

2、我园的区域活动开展已有几年的时间,从活动室的设计、区角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园本课程。在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区域活动空间不够大:尤其是中大班,幼儿人数相对增多,活动的内容也增加了,幼儿有了独立操作和相互合作等不同的需要,势必要求区域的空间增大和区域个数增多。但是活动室的区域空间相对固定,无法扩大和增加,为幼儿的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②户外区域种类单调:有些班级将个别区域(建构区、表演区)放置在户外走廊上,让幼儿参与活动,但是往往只是把室内的区域移到了户外,在材料的准备和场地的选择上缺乏合理性和适宜性。

③某些区域难以实现:在活动的开展中,幼儿不断地生成某些活动,想将这些活动创意放到区域进行,例如木工区、沙水区。但是受到了空间和材料的影响,在室内难以实现。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开展以 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开辟户外的区域,让区域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选择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等地方,开设成独立的区域,增大幼儿活动空间;从本土化资源入手不断更换活动的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幼儿活动得更开心和自由。由此逐步完善我园区域活动的园本课程。

二、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1、研究内容

①户外区域活动创设的地址选择,环境创设

②户外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

③户外区域活动中民间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④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⑤户外区域活动中合适的评价方法

2、研究目标

①探索户外区域活动的空间利用、活动内容、活动指导、活动评价等方面的经验。

②为幼儿创设出愉快、充实的成长环境,探索出具有我园自己特色的一种幼儿自主性游戏形式。

③让幼儿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品质的发展。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法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我园老师以解决户外区域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在自然条件下参与实践,针对其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干预,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进行研究。

三、预设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9月)

1、组织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培训、学习。

2、问卷调查,了解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建议。

3、讨论如何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制定各班户外活动计划。

实施阶段(10月—11月)

1、创设良好的环境,开阔户外区域活动

①选择地址,拓宽空间:室内的区域活动我们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等多个区域,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开设的区域活动大多是安静的探索活动。一些大型的探索性的或运动类的活动无法进行,而且室内的区域活动缺乏自然因素的参与。我园户外场地开阔,走廊转角、楼梯口等处有较大的空间可利用。因此,在不断听取老师、家长、孩子的意见后将地址固定下来。

②全园参与,设计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始终坚持体现“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想法,接受他们的建议,让幼儿感觉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人,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空间,在创设的过程中,突出户外的特点。

2、采用多种指导策略,满足幼儿活动需要

①全园性开放活动,教师指导要有灵活性:每周定周四下午是全园性户外区域活动开放日,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选择参与,为了防止某个区域出现人数过多的情况,每个班级都有一定的人数控制。活动中每个区域的指导老师都要到位。由于区域中的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年龄段和班级,既是陌生的,又是混龄的,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活动中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相信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指导更多的趋向于隐形,通过幼儿相互的交往、模仿学习,协商合作,达到相互指导的目的。

②平行班开放活动,教师指导要有针对性:每周一、二、三下午分别是大、中、小班年龄段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以平行班的方式开展。每班抽出一位教师进行户外区域的指导。由于对自己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中,显然具有针对性。针对大班的孩子应多用暗示性的材料或者理性的指导语,帮助他们分析思考和概括;而对中班的孩子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或者建议性的话语;对小班的孩子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童趣的材料引导他们参加。

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幼儿的活动经验

评价体系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和对环境的评价。

①对教师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活动后反思制定的区域目标是否有针对性;教师能否对本土资源作最佳整合;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实效;活动后教师有无反思?

②对幼儿的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何;幼儿的参与情况怎样;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何;幼儿之间的互动如何?

③对环境的评价:区域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活动区规则的制订是否完善;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适中;活动区的使用频率高不高?

总结阶段(12月):

总结经验,撰写专题论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筛选典型课例,形成适合本园的教案材料,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预设研究成果

1、提高幼儿的非智力能力: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选择场地、布置环境、收集资料、制定规则,以及多次的操作活动,在非智力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2、完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园本课程: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弥补室内区域活动的不足,解决许多现实性的问题,把活动区延伸到社会、自然,本土材料的有效利用、区域的特色化,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家乡的文化。

3、促进教师的教育机智:通过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材料的挖掘、民间内容的收集、民间玩具的制作,使教师的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①文本类:各项方案、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活动设计教案、活动反思记录等。

②声像类:照片:教师培训、教学活动、教研活动讨论场景;视频:班级户外活动片段录像。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4

【教研时间】

20xx年5月15日

【教研对象】

锣鼓书项目组全体成员

【教研内容】

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教研形式】

观摩研讨

【教研目标】

1、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加强教师对锣鼓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师指导幼儿学习锣鼓书的专业能力。

2、深入剖析锣鼓书艺术活动,分享交流现有经验与做法,探讨锣鼓书教学具的选择与设计,规范使用方法,体现幼儿园锣鼓书艺术活动的价值所在,促进幼儿园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教研准备】

1、集体教学活动:

(小班活动《金锁银锁》,中班活动《鼓点宝宝爱唱歌》,中班《春到新城幼儿园》)

2、物质准备:PPT、锣鼓书乐器,电脑和投影仪2套。

3、经验准备:

(1)教师了解音乐活动与锣鼓书活动的基本知识。

(2)教师积累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对活动的价值和有效性有探究。

(3)收集整理教师锣鼓书艺术活动中使用的图谱、PPT。

【教研过程】

一、 主持人交代研究背景

今天我们以“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为教研主题,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做法的同时,探讨锣鼓书教学具的选择、设计,与使用方法,真正提高老师们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接下来有请3位执教教师谈谈设计思路和反思。

二、 执教老师谈设计思路和反思

1、中班活动《鼓点宝宝爱唱歌》执教老师姚思远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2、小班活动《金锁银锁》执教老师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3、中班活动《春到新城幼儿园》执教老师方燕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三、 思维碰撞,统一共识

(一)锣鼓书艺术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结合三个锣鼓书活动,分享各自开展锣鼓书活动的经验与做法。

2、交流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整合。

(二)研讨锣鼓书艺术活动中教学具的选择、设计与使用

1、结合实践经验,交流各自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教学具选择、设计与使用。

2、针对不同观点,发表意见与建议,规范诸如图符、图谱、鼓点、音乐标记等在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设计与运用。

3、教师以年龄段分组,现场演绎诸如图符、鼓点、上下架规则等在活动中的运用,在互相观摩中发表意见与建议,从而达成共识。

四、 总结提升。

1、主持人总结与提升。

锣鼓书是一种“浑身艺术”,它需要用地方方言来说唱,需要动用双手来打击节奏,还要运用全身的舞姿来渲染与表现。

在幼儿园有效开展锣鼓书活动应以趣为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合多元化的形式与多样性的教学具。我们要通过研究简化、整理锣鼓书基础知识,使之易懂、规范,并有效整合它的“浑身艺术”,使之有趣、高效,从而培养幼儿“说、唱、击、做”的4大能力,促进教师设计、组织与实践锣鼓书艺术活动的专业能力发展,从而真正激发师幼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情感,体现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2、后续思考。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5

活动名称:

种子排队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走钢丝。

“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老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活动名称:趣味夹子

活动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此,笔者为幼儿创设了——个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的过渡,同时,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为此,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笔者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在具体操作中深化对数的认知做好物质准备。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2.会将颜色相同的夹子夹在一起;

3.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能够手口一致地对6以内的数进行点数;

2.物质材料准备: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动物卡片若干,铃鼓,摸箱;

活动过程

1.游戏“夹夹子”,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听铃声开始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止夹。

2.数夹子。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一数,比一比,谁夹得多。

3.找不同。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2)幼儿间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否夹对了。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

4.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

(1)出示摸箱,教师说明游戏玩法,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夹几个夹子,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5.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

中二班

活动名称: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数量是7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

师:听说我们来动物园了,小动物也来欢迎我们了。看,是谁呀?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数呢?(先看集中在一起的,然后接着数完其他的。)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感知数量7。

(3)教师再次出示数量是6或者7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数数。

师:谁也会用这种方法数数的?

(4)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练习运用目测数群后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和我们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新方法,数数你找到的小动物有几只。

(5)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3、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给新房加门牌号码,能将数字1——7按顺数或倒数的顺序进行排列。

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子,今天,这些小动物们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看,新房有几间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7来表示)

师:这幢房子上还没有门牌号码呢,我们来给小动物的新房装上门牌号码怎么样?该怎样装呢?(幼儿想办法。)哦,我们可以用数字按顺序装上门牌号码。谁来帮小动物装门牌号码呢?(请一幼儿操作。)你是怎么装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请幼儿说出数字排列的顺序。)

师:这些数字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呢?谁来试一试。(幼儿再次操作。)

(2)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师:现在,我们可以给小动物搬新家了,你的动物朋友应该住在哪一间房子里呢?为什么?教师请一幼儿将自己手里的动物送到相应数字的房间里,并说出:有几只动物,就住几号房间。

师:原来,给小动物搬家的时候,要先数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然后送到几号房间里去。幼儿根据自己手里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放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房间里。

4、游戏:给动物送食物。巩固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7以内的数量。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没搬进新房子里呢,请小朋友帮它们在新房子上装上门牌号码,然后送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再给它们送点糖果当礼物,好吗?(幼儿操作,按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和点卡。)

5、活动评价: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搬新家的?展示幼儿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扬能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方法进行数数的幼儿。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6

一、问题的提出

1、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同时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我探索、自主活动开启了另一扇门。

2、我园的区域活动开展已有几年的时间,从活动室的设计、区角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园本课程。在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区域活动空间不够大:尤其是中大班,幼儿人数相对增多,活动的内容也增加了,幼儿有了独立操作和相互合作等不同的需要,势必要求区域的空间增大和区域个数增多。但是活动室的区域空间相对固定,无法扩大和增加,为幼儿的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②户外区域种类单调:有些班级将个别区域(建构区、表演区)放置在户外走廊上,让幼儿参与活动,但是往往只是把室内的区域移到了户外,在材料的准备和场地的选择上缺乏合理性和适宜性。

③某些区域难以实现:在活动的开展中,幼儿不断地生成某些活动,想将这些活动创意放到区域进行,例如木工区、沙水区。但是受到了空间和材料的影响,在室内难以实现。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开展以 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开辟户外的区域,让区域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选择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等地方,开设成独立的区域,增大幼儿活动空间;从本土化资源入手不断更换活动的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幼儿活动得更开心和自由。由此逐步完善我园区域活动的园本课程。

二、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1、研究内容

①户外区域活动创设的地址选择,环境创设

②户外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

③户外区域活动中民间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④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⑤户外区域活动中合适的评价方法

2、研究目标

①探索户外区域活动的空间利用、活动内容、活动指导、活动评价等方面的经验。

②为幼儿创设出愉快、充实的成长环境,探索出具有我园自己特色的一种幼儿自主性游戏形式。

③让幼儿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品质的发展。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法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我园老师以解决户外区域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在自然条件下参与实践,针对其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干预,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进行研究。

三、预设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9月)

1、组织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培训、学习。

2、问卷调查,了解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建议。

3、讨论如何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制定各班户外活动计划。

实施阶段(10月—11月)

1、创设良好的环境,开阔户外区域活动

①选择地址,拓宽空间:室内的区域活动我们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等多个区域,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开设的区域活动大多是安静的探索活动。一些大型的探索性的或运动类的活动无法进行,而且室内的区域活动缺乏自然因素的参与。我园户外场地开阔,走廊转角、楼梯口等处有较大的空间可利用。因此,在不断听取老师、家长、孩子的意见后将地址固定下来。

②全园参与,设计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始终坚持体现“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想法,接受他们的建议,让幼儿感觉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人,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空间,在创设的过程中,突出户外的特点。

2、采用多种指导策略,满足幼儿活动需要

①全园性开放活动,教师指导要有灵活性:每周定周四下午是全园性户外区域活动开放日,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选择参与,为了防止某个区域出现人数过多的情况,每个班级都有一定的人数控制。活动中每个区域的指导老师都要到位。由于区域中的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年龄段和班级,既是陌生的,又是混龄的,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活动中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相信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指导更多的趋向于隐形,通过幼儿相互的交往、模仿学习,协商合作,达到相互指导的目的。

②平行班开放活动,教师指导要有针对性:每周一、二、三下午分别是大、中、小班年龄段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以平行班的方式开展。每班抽出一位教师进行户外区域的指导。由于对自己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中,显然具有针对性。针对大班的孩子应多用暗示性的材料或者理性的指导语,帮助他们分析思考和概括;而对中班的孩子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或者建议性的话语;对小班的孩子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童趣的材料引导他们参加。

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幼儿的活动经验

评价体系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和对环境的评价。

①对教师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活动后反思制定的区域目标是否有针对性;教师能否对本土资源作最佳整合;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实效;活动后教师有无反思?

②对幼儿的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何;幼儿的参与情况怎样;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何;幼儿之间的互动如何?

③对环境的评价:区域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活动区规则的制订是否完善;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适中;活动区的使用频率高不高?

总结阶段(12月):

总结经验,撰写专题论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筛选典型课例,形成适合本园的教案材料,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预设研究成果

1、提高幼儿的非智力能力: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选择场地、布置环境、收集资料、制定规则,以及多次的操作活动,在非智力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2、完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园本课程: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弥补室内区域活动的不足,解决许多现实性的问题,把活动区延伸到社会、自然,本土材料的有效利用、区域的特色化,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家乡的文化。

3、促进教师的教育机智:通过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材料的挖掘、民间内容的收集、民间玩具的制作,使教师的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①文本类:各项方案、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活动设计教案、活动反思记录等。

②声像类:照片:教师培训、教学活动、教研活动讨论场景;视频:班级户外活动片段录像。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7

一、教研活动背景:

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

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

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

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

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

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

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

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

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

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

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

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三、教研活动的目标:

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

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三、教研准备:

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

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

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

四、教研过程:

(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

1、回顾教研背景。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引出教研议题: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2、讨论交流:

话题一:通过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我们了解到哪些适宜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呢?

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

话题二:适合语言与文学、体能发展与健康领域的观察的方法有哪些?

领 域

方法

语言文学

体能健康

话题三:结合案例,交流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从三个方面交流

a、老师用的观察的方法能否帮助她解决所要观察的目的?

b、老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相关要素是否适宜?

c、你还有哪些建议?

话题四:在你班所做的观察分析中还有哪些困惑?

3、教研总结。

4、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内容:

交流撰写检核表的评述。

(二)、休息时间9:50--10:00

(三)、园际互助10:00--10:20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8

一、情况分析

1、今年有三个小班,共有六名教师,都是有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经验的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应该是有一定的能力,但在业务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隔代亲”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造成幼儿动手能力越来越差,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一个人不愿意睡觉,而祖父母不肯离开自己的孙儿孙女。

二、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纲要》,学习《纲要》的精神,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班级方面

能根据主题内容即使更换环境,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制作区域材料,并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一些资源制作区角材料,并积极开展特色班:小(1)美工,小(2)、小(3)开展语言特色。

(2)、教师方面

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积极想办法。出点子,为每节课出谋策划,积极主动上好教研课,请园领导听课、评课。做好案例收集、准备工作,每月至少一篇案例、一篇个案分析。

(3)、家园联系

各班每月至少家园联系一次,平时利用多种手段与家长交流,十月中旬向家长开课,十二月份开展“庆元旦家园共育”活动。

行事历

九月份

1、 做好新生报名工作

2、 布置墙 ,制定各类计划

3、 稳定幼儿情绪,防事故发生

4、 小班兴趣班报名

5、 定好各班的特色

十月份

1、 向家长开课,并准备发言稿

2、 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布置自然角

3、 准备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以及韵律操比赛

十一月份

1、 环境布置

2、 有创意区域活动设计评比。

3、 教学大比武,韵律操比赛。

十二月份

1、 家园共育活动

2、 冬季锻炼

一月份

1、 幼儿测评

2、 汇编案例

3、 汇编集体备课本

4、 撰写各类总结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科研)

20xx年下学期我们机关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主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要求,以新《纲要》为工作指南,努力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幼儿的素质教育,力求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

1、做好科研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教师科研提供条件,帮助克服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教师不断获得成功。

2、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对实验课题要根据实验计划认真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成果展示等活动,要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3、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上送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

将要做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教科研意识。

发挥理论学习上的推动作用,结合学习材料和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使广大教师明确“教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教学,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思想,逐步形成“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教科研氛围。

2、本学期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尝试组建“学术沙龙”。拟为骨干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舞台,参加的对象为全体教师,以“论文发布会”形式不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参加“学术沙龙”的教师汇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汇报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成果或撰写的论文,争取有一篇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年必读一本以上教育理论专著,通读两本以上幼教学科专业刊物,精读教育刊物中若干篇重点文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每周摘录一篇教育摘记,由年级组长每月检查一次。

3、规范课题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现有课题的常规管理,促进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

(1)要制订好本年度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上好实验课,写好论文,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

(2)建立健全学习和交流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3)加强幼儿园的“听读识字”“音乐素质训练”“多元智能”“道德启蒙教育”“美乐蒂英语”课题的实验研究。

4、激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论文的评比。

年级组长将更好地负担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的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反馈给教师,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论文评选。

积极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写出至少二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育教学随笔,通过筛选,鼓励教师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

5、继续办好家教导报,增强服务意识。

定期出刊家教导报,使家长、教师及时了解园内外最新教育动向,了解教育信息,学习教科研知识。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从幼儿园的特色出发,努力开发幼儿的潜能,开拓创新,和全体教师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使教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篇9

【教研时间】

20xx年5月15日

【教研对象】

锣鼓书项目组全体成员

【教研内容】

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教研形式】

观摩研讨

【教研目标】

1、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加强教师对锣鼓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师指导幼儿学习锣鼓书的专业能力。

2、深入剖析锣鼓书艺术活动,分享交流现有经验与做法,探讨锣鼓书教学具的选择与设计,规范使用方法,体现幼儿园锣鼓书艺术活动的价值所在,促进幼儿园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教研准备】

1、集体教学活动:

(小班活动《金锁银锁》,中班活动《鼓点宝宝爱唱歌》,中班《春到新城幼儿园》)

2、物质准备:PPT、锣鼓书乐器,电脑和投影仪2套。

3、经验准备:

(1)教师了解音乐活动与锣鼓书活动的基本知识。

(2)教师积累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对活动的价值和有效性有探究。

(3)收集整理教师锣鼓书艺术活动中使用的图谱、PPT。

【教研过程】

一、 主持人交代研究背景

今天我们以“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为教研主题,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做法的同时,探讨锣鼓书教学具的选择、设计,与使用方法,真正提高老师们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接下来有请3位执教教师谈谈设计思路和反思。

二、 执教老师谈设计思路和反思

1、中班活动《鼓点宝宝爱唱歌》执教老师姚思远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2、小班活动《金锁银锁》执教老师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3、中班活动《春到新城幼儿园》执教老师方燕谈设计思路并反思。

三、 思维碰撞,统一共识

(一)锣鼓书艺术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结合三个锣鼓书活动,分享各自开展锣鼓书活动的经验与做法。

2、交流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整合。

(二)研讨锣鼓书艺术活动中教学具的选择、设计与使用

1、结合实践经验,交流各自开展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教学具选择、设计与使用。

2、针对不同观点,发表意见与建议,规范诸如图符、图谱、鼓点、音乐标记等在锣鼓书艺术活动中的设计与运用。

3、教师以年龄段分组,现场演绎诸如图符、鼓点、上下架规则等在活动中的运用,在互相观摩中发表意见与建议,从而达成共识。

四、 总结提升。

1、主持人总结与提升。

锣鼓书是一种“浑身艺术”,它需要用地方方言来说唱,需要动用双手来打击节奏,还要运用全身的舞姿来渲染与表现。

在幼儿园有效开展锣鼓书活动应以趣为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合多元化的形式与多样性的教学具。我们要通过研究简化、整理锣鼓书基础知识,使之易懂、规范,并有效整合它的“浑身艺术”,使之有趣、高效,从而培养幼儿“说、唱、击、做”的4大能力,促进教师设计、组织与实践锣鼓书艺术活动的专业能力发展,从而真正激发师幼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情感,体现锣鼓书艺术活动的有效性。

2、后续思考。

推荐访问:教研 活动方案 幼儿园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范文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 2020年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大全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策划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5篇--园长和幼师必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施方案2021 幼儿园教研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