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映象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读后感 观后感 发言材料 教学设计 作文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7篇

时间:2023-04-29 17:30:31 浏览量:

篇一: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中医学论文

  第一篇:中医学论文

  我对中医的认识

  中医学是绽开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株奇葩,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接触《国粹—中医学精要》这门课以前,我对中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一些草药和针灸上,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中医的认识长进了许多。

  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就是四个字“阴阳调和”,中医把人体理解为一种自组织系统。把人体的发病和愈病都看作是机体自主性反应过程,强调人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疾病,愈病的枢机。中医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疾病有标,本之分。中医治病重在治本。中医的治本主要是运用推动机体自主调理的艺术,其主要内容是扶正祛邪,五藏生克,阴阳自和。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中医学就像一条容纳百川的河流,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规律的医学文化体系。

  要加深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对于其历史的研究是必要的,中医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是深厚的: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现在,中医特别是针灸已走出国门,慢慢的为世界所认识。研究中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初由于西医涌入,使得中医没落,中西医并存的局面开始出现,对中医的批判声就此起彼伏。甚至在民国时代,新中国建立之后,废止中医案都被提出过。但是两次的废止中医案都被彻底否决了,这就彰显了中医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的发展不是一百年的西医可以撼动的。

  我曾经看过许多报道,很多西医治不好的病,回过头来找中医反而治好了,高治愈率和低副作用让中医在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历次疫病流行的时候得以彰显。比如上个世纪上海的肝炎大流行和03年广州的SARS。

  当然,西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21世纪中西医还将在我国并存,彻底抛弃某一个是不可能的,只有中西医结合,把西医的科学优势和中医的理论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造福人民群众。

  姓名:程鹏宇

  班级:1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

  学号:201111033027第二篇:中医学

  中医学、方剂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中药GAP生产技术、分子生物学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有机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第三篇: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

  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第四篇:中医学

  白拉拉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女|27岁(1983年7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最近工作[1年]公

  司:上海XX医院

  行

  业: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

  职

  位:

  中医科医生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学

  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

  ------------------自我评价

  开朗、热情、有团队精神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三个月后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学术/科研,政府,教育/培训,美容/保健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6000-7999/月

  目标职能:

  中医科医生,针灸、推拿,医院管理人员,职业技术教师,专业顾问

  工作经验

  2009/6--2010/6:上海XX医院(500人以上)[1年]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

  中医门诊

  中医科医生

  1、参与XX医院针灸门诊夏季进行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咳嗽、哮喘的治疗实践和临

  床病例观察。

  2、参与XX医院针灸门诊冬季进行的“保健灸”疗法,对脾肾虚寒、手足寒冷等症状治疗

  实践并进行临床病例观察。

  3、参与XX医院针灸门诊进行的“针灸治疗面瘫”的病例收集和临床疗效观察。

  4、作为技术指导参与XX医院肝病病房进行的“腕踝针对减轻TACE术后反应”的临床疗效

  观察。

  教育经历

  2007/9--2010/6上海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硕士

  证书

  2008/12医师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熟练),读写(熟练)英语等级:

  英语六级

  第五篇:中医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药学科和现代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针灸推拿学

  开设院校:泸州医学院(五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五年)(七年)贵阳中医学院(五年)云南中医学院(五年)陕西中医学院(五年)甘肃中医学院(五年)青海医学院(五年)宁夏医学院(五年)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北京联合大学(五年)天津中医学院(五年)河北北方学院(五年)承德医学院(五年)河北医科大学(五年)山西中医学院(五年)内蒙古医学院(五年)辽宁中医学院(五年)延边大学(五年)长春中医学院(五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五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年)(七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七年)扬州大学(五年)浙江中医学院(五年)安徽中医学院(五年)福建中医学院(五年)江西中医学院(五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五年)河南中医学院(五年)湖北中医学院(五年)三峡大学(五年)湖南中医学院(五年)广西中医学院(五年)成都体育学院(五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七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年)(七年)华北煤炭医学院(五年)等

篇二: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学期中论文

  题目:肺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学院:基础医学院

  班级:2011级中医学五年制实验班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2012年5月

  1/引言

  中医学融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涉及众多领域和学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元体系,是古代医家医疗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藏象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肺藏象理论体系是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肺本脏为中心,与腑、窍、体、液、时等共同构成人体的肺藏象理论体系,从独特角度系统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并成为指导中医肺系疾病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采用发生学方法研究藏象理论就是将藏象理论回置于其产生的具体历史环境下,结合当时的哲学、社会、农业、天文、宗教、伦理道德等因素加以综合动态考察。通过这种动态综合的考察来再现藏象理论发生过程,明确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挖掘其建构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发生学方法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需要涉及文、史、哲三个领域,研究者不但要对藏象理论有深刻理解,更要达到对文、史、哲三个领域的知识能够自由运用。通过对肺藏象理论发生的研究,我领会了运用发生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学的大致过程,从中获益匪浅,但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肤浅、局限、甚至谬误都在所难免。期待在进一步学习中更正、完善。

  2/正文

  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肺藏象理论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在腑,肺脏与大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在窍,肺开窍于鼻;在液,肺与涕相关;在体,肺外合皮毛;在志,肺藏气舍魄,与悲忧相关;在时,肺与秋气相通应。肺五行属金,为藏之长,位居上焦,为心之盖。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条水道;主治节,朝会百脉;主喉咙通气发声音。

  “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论》)“肺重三斤二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难经·四十二难》)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二、从解剖角度看肺藏象理论

  《灵枢·师传》云:“五藏六腑者,肺为之盖。”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内经》得出:“肺者,藏之盖也。”(《素问·病能论》)的结论。“生于肺,如以编裹红…”(《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内经》对肺脏外观颜色观察的结果。

  在《内经》之后的许多医家对肺的形态做了更为具体的补充。《难经.三十三难》云:“肺得水而浮……肺熟而复沉”。在《难经·四十二难》中记载了肺的分叶结构及其重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赵献可《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云:“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

  。”对肺的部位、形态、颜色、质的做了更为具体的记载,并把肺脏形象的比喻为“人身之橐龠

  ”。(橐龠是古代冶炼用来鼓风吹火的装备,和风箱颇为相似。此处用来比喻肺的呼吸运动。)可见,对肺的解剖形态的记载散在于诸多早期医学文献之中,由于肺的解剖位置显而易见,古人对其外观形态,颜色质地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肺位于体腔最上部,覆盖诸脏,颜色如编裹红,是3/质地疏松,含有大量气体的组织

  古人通过解剖观察发现肺位最高这就为肺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肺比喻为辅佐君主的宰相。这一形象的比喻除了受古代传统思维影响外还与古人通过解剖观察到肺的位置密切相关。正因为肺与心同居胸中位高近君,而肺为相傅之官的理论成为当然。由于肺位最高故肺气运动虽有宣发与肃降两方面而最终是以降为主肺气的顺降特性带来它特有的布散功能。由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首先上归于肺,然后再由肺分配到人体各处。如“??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灵枢·诀气》)的论述主要指肺的宣发敷布功能而这一功能与肺位居上??的特殊解剖位置也是分不开的。

  肺脏居于胸中又以气道直通于天由此便构建了“肺主表”的理论按照现代解剖学观点来看这一理论也是成立的。现代解剖学认为呼吸过程是在肺泡膜上进行的又称为呼吸表面。肺泡之空腔与体外之空间通连一体所以可把肺视为“凹进去”的表面。由此推及人体皮肤表面实质上与肺泡之表面是通应的。皮肤表面也有呼吸功能某些低等生物尤其是两栖动物其皮肤的呼吸功能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初生婴儿的皮肤仍具有明显的呼吸功能随着成长此功能逐渐隐退下去。因此中医理论认为“肺主表”与“肺司呼吸”密切相关而这两者又与“肺气通于天”是密切相关的。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篇》理论是古人在进行肺的局解时发现了肺与心之间有大血管连通的形态观察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全身的脉管都汇聚于肺。“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脉管是人体内血液存在并循行的唯一通道和处所所以全身循环中的血液要不断地汇聚于肺经过肺的气化作用对血液进行净化处理清气摄入血脉以营养全体浊气透出肺表而经口鼻呼出。因此便有了“肺辅心行血”理论的形成。

  三、从汉字角度看肺藏象理论的发生

  汉字是中华民族用以记事的符号,汉字的形体大多可以体现自身所指代事物的原始含义。那么,回溯“肺”字的发生能使我们了解到与其功能相关的知识。肺字从肉,从市,为“韧”本字,?说文?:“市,韧也,上古衣蔽前而已,以象之。”亦同“芾”,草木茂盛的样子,概为“勃”的初文。说明肺的本义取象于根深叶茂的4/树木形态,亦可透视古人有关肺的解剖经验。今日人体解剖所示,肺由支气管不断分枝形成,若树枝的级级分叉,树梢处连着树叶,是一棵逼真的“肺树”。?白虎通义?:“肺之为言费也,情动得序”。?释名?:“肺,勃也,言其气勃郁也。”说明肺司呼吸之气资用不歇,情动之所以得序,且肺中充满气时,则勃然壮盛郁逆而短。

  若从生理功能推测,草木葱茏,生机勃勃,肺则主一身之气;草木植被为大地之皮毛,肺则外合体表皮毛;树之根系疏通土壤,使之透气、营养,肺主宣发,推动卫气、津液及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温润肌腠皮毛,即“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篇)。此外,草木茂盛之处,必遮天蔽日使人见之黯然神伤,与肺志悲忧相合。对肺与悲的古音考察,发现二者为帮母双声,月、微旁对转,具有同源关系。

  治、节治为形声字,从水台声。本义为水名,读chi,四声。治被引申为动词具有治水的含义,读zhi,四声。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玉篇·水部》:“治,修治也。”可见,“治”字的引申含义是由禹治水而来,具有整治、治理之意。节,古字写作筋,为形声字,从竹,即声。本义为竹节。《说文》:“节,竹约也。”引申有节制、调节、适度之意。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人民在认识肺脏的时候,就注意到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

  四、从古代哲学文化的角度看肺藏象理论的发生

  在中国古代,气论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是中国人思想一脉相承的主流,是中国古代先哲认识和总结自然规律的结果,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中医藏象理论也正是建立于此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将解剖知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理论。

  五行学说对肺藏象体系构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确立肺与金行相配并以金行的抽象特征来推导构建肺藏象体系。源于祭祀活动的五行与五脏相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祀户,祭先脾”,“孟夏之月,……其祀窗,祭先肺”,“季夏之月,……中央土,……其祀中雷,祭先心”,“孟秋之月,……其祀门,祭先肝,”“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肾”。可见最初的五脏五行对应关系为: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其来源与古代肉眼解剖观察到的脏腑位置有关,即肺上、肾下、脾左、肝右、心中,其解剖位置与五行方位相对,再与祭祀活动的季节相合,传统的重中思想也使这种匹配关系得到了强化。在医学实践的选择中,《内经》将脏腑概念由实体器官向功能态转化,用五行的抽象5/特质来概括五脏的功能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而形成不同于《礼记·月令》的五行与五脏配属,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汉代经学大师郑康成的《礼记·月令·祭先脾孔疏》中:“今医疾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廖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可见《内经》中确立的五行与五脏配属关系是医学实践的选择,也曾有过血的教训。肺金模式得以确定,则相应于人体的具有金之特性的功能属性便得以归类,使得肺藏象体系逐渐充实丰满起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从肺属金行推导肺气肃降。金性清肃、收敛,肺气应金之性亦具有肃降之性,以下行为顺。《内经》中虽未明确给出肺气肃降的概念,但是《内经》将肺与金行相对应,又有《素问·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等论述,其义明亦。后世医家的病理观察及治疗反正亦为此理论提供支持。《临证指南医案·卷四·肺痹》:“肺……察清肃之体,性主乎降。”

  五、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肺藏象理论的构建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首先也是最基础的是古人通过解剖直接观察得到的对肺藏象的认识。其次,肺藏象理论也是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结合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抽象出的一套完备的理论。最后,中医肺藏象理论也是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医学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结果。

  参考文献

  6/李如辉

  《肺气宣发肃降的发生学诠解》

  阴小爱

  李翠娟

  《试论解剖学在肺理论构建中的意义》

  王稷

  《黄帝内经肺主皮毛发生学小议》

  王稷

  《黄帝内经肺藏象理论发生学研究》

  倪新强

  韩新民

  《“肺与大肠相表里”发生学研究》

  李如辉

  《发生藏象学》

  邓欧欧,王玉生

  《肺主气理论内涵探要》

  洪素兰,孙永红

  《从《内经》谈肺主气》

  马淑然等

  《从机体自稳调节机制探讨“肺主气”的内涵》

  王建康

  《略谈张仲景对“诸气臆郁,皆属于肺”理论的运用》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7/7

篇三: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中药学专业?专毕业论?范?3000字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具有较强的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药学毕业论?,供?家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范?篇1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体内的作?及机制与临床?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药及作?机制研究等多??显?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的巨?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剂??的应?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才培养等??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临床中药学硕?招?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才培养的?案及经验做?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培养对象及培养?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标的学科,?为满?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药的?法与?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标[4-6]。

  2培养模式及培养?案

  2.1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培养?式  本学科由研究?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进?指导及培养。?研究??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案、课题背景及个?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案,并于研究?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理论课培养?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政治思想、?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向的需求及个?兴趣,个性化地进?专业知识的储备(?少选修3门)。  值得?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法满?各个研究?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了各研究?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临床实践培养?案

  2.4.1总体要求与?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亲?融?到临床?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为总体?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进?临床实践培养[7-9]。

  2.4.2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处?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法及流程与“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件,中成药的?药特点及?药原则,特殊?群?药特点及?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少100种常?中药饮?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的管理?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

  ③病房药房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常?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法?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法,特殊?群?药特点及?药原则,药房?动化设备的使?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

  ④药库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的鉴别与保管?法,中成药采购、贮存?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

  ⑤药检室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法及常?医院制剂检验?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报告。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

  ⑥

  制剂室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法,中药特?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需?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少进?1次?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较为深?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案

  研究?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案,特殊?群?药特点及?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临床科室培养?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护?、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能?,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药,促进医?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药。

  2.5科研培养?案  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向及课题背景,?主查阅?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献综述。于第三?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开题考核,考核专家?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性及临床实?价值三??进?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组的意见,进?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基层现场和中药学?作第?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研究与评价、个体化?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药安全等??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案,并撰写毕业论?。

  3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的即为培养?才,培养出的?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标,只有专业?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药,?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的“帮、传、带”中,?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案,提出以下?点思考与设想。

  3.1整合教学资源,扩?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为研究?提供?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缝接轨临床。第???,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招?份额,使本专业的?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才断层。第三??,应加速学科带头?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的作?,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政策适度?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持会举步维艰,?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药是有?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的三甲医院设?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作。此外,还应??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可以迅速扩?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及专业延伸。

  3.3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的??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才培养??不能完全套?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开展?作,并以临床?药咨询、中成药处?点评为切?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中药。

  3.4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才培养,其各个??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护?、患者的信赖与?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共铸临床中药学明?之辉煌!  中药学毕业论?范?篇2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些令?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条捷径,然?,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之处。其?,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较就显得?常之少。其?,从西药?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就似乎陷?了?个?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们忍痛地否定了?批??批药物的使?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  中西药合?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不仅难免发??药理论和?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于部分之和

  “整体?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个哲学观念。然?,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的每?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复?,或在处?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各?为战的?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个整体“证候”,?且在治疗上,也是采?君?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个整体处?来进?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通加利?药与关?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关?通加?草与关?通加附?,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通经过炒焦、与滑?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附?,李可最?量?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量在45克,姜春华?9克,?李翰卿则?0.3克治愈过?衰的患者,其间最?相差达到2000倍,?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使整体具有了“?线性”与“整体?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

  ?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象条件下产?;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的作?有很?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来确定;?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且可以随着认识?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法与新药物来提?、发展与丰富其?平、能?与?段。如有?将显微镜(及电?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缠绵难愈”,因为?特效抗?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成不变的,?且每?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种因素、每?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综合作?、处?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篇四: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关于中医学根底教学的论文

  中医学根底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根本理论。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根底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根底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根底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展的一些探索。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根底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根底,而这正是这局部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根底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根底的学习更加困难。比方在讲五

  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根底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根底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承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根底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承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展,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方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异,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

  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完毕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根底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展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展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中医学根底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构造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安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方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知识。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根底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根底,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根本观点和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展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篇五: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关于中医学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4篇)

  最近这几年来,中医界里面常有人士提出要进行充分发挥中医自身的一些优势,并且也能让广大的患者都用用中医来进行防病治病,所以中医学也就愈发的重视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中医学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儒家思想与中医学临证思维模式

  张丽霞1,2,高健生2,张兆康2,田侃1(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

  摘要:中医学既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医学科学,又是蕴含着丰富人文思想的一种中国文化,是医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故探讨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核心内涵,重点阐述中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精”“仁”学说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论述了其对中医临证思维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大医精诚思想对医学模式及医患关系影响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回归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哲学思想是传承中医思维模式和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哲医大家的根本。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医学;中医临证思维;医患关系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医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国医大师孙光荣[1]所言,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源于长期实践文化,植根东方哲学文化,将引领未来医学文化。本文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临证思维、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中医学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从而确立基于哲学思想的临证思维观,为培养和造就哲医大家奠定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核心

  儒家学派产生于先秦,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经历代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直至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其统治地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周易》是儒家的第一部经典,是“象数文化”的代表,儒家六经中所蕴含的中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精”“仁”学说等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正如任继愈[2]所言:“中医学是儒家哲学为父和医家经验为母的产儿。”

  2中和思想与中医学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源于《周易》,发展充实于汉儒,经历代儒家学者的研究而更加深刻。“中和”两字最早见于《礼记?中庸》[3],是中正和谐之意,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和状态,是事物与生命存在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而此时儒家思想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秦汉时代的中医学者将儒家中和思想渗透于中医学中。首先,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对生命观的认识中,中医学认为天地阴阳的中和之气是万物化生的基础,阴阳的交感合和是万物化生的根源。中医学认为,只要能够顺应天地中和之气就可以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其次,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素问?生气通天论》[4]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由此可见,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本,是中医学病机的总纲。第三,中和思想体现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中,辨证论治强调机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中和平衡,即动态平衡,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此,在诊治疾病中,常常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本质就是抓住动态中的“证”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到平和状态。因此,临证之时要审证求因,细别阴阳,遣方用药,以平为期,这一平衡阴阳的思维模式一直贯穿和引领着中医学的发展,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

  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互为相通、相类与和谐统一。汉代儒家董仲舒继承孔子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主要对中医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上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和互动性,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取类比象、同类相同、同气相求、五运六气等理念一直贯穿始终。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是动态的,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作为一名中医学者,应当有辨证的思维理念,临证时不应该忽略人体外界因素的影响,孤立地见病治病,应动态考虑人体因素、社会因素、天地因素等综合影响,只有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临证思维,才能成为一代哲医大家。

  4儒学“精”“仁”与医术医德

  4.1精益求精,大医精诚

  医学的本质在于治病救人,医德和医术缺一不可。唐\5孙思邈[4]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是中医学论述医术医德的经典之作,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中医学博大精深,医者必须认真研读,细心领悟,只有具备了精湛的医术,方可成为“拯黎民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的大医。

  4.2医乃仁术,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阐述的不仅是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更承载着“医乃仁术”“德为身本,医无德不成”的医道,逐步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医学”的传统医学模式[5]。在传统医德理念中,要求医者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和悲悯之心。如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遇于此”,“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孔子亦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儒家学派“仁者爱人”“以义制利”等思想的影响,“仁爱救人”成为古代医者的行为准则,“医乃仁术”成为中医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医者,应当铭记中医传统医德理念之“仁心仁术”,以人为本,上怀敬畏之德,下存悲悯之心,中修谦和之态,用真诚和智慧来传承大医精诚之思想,以中医学普救世人的道德理想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5改善医患关系需要传统文化回归

  5.1医患关系的变迁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大幅度减少,公立医院为维持生存和发展,只能利用以药补医、以械养医的政策来运营医院,而医院却依然承担着政府的公益职能,医患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医患双方关系的紧张。由此可见,医疗制度改革的不完善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6]指出,社会制度变迁作为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在结构上影响了医方的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医方进入诊疗情景的状态并与诊疗情景互动,形成与患方发生直接关系的医方行为;以此同时,社会制度的变迁也直接影响患方,形成与医方发生直接关系的就医行为。其次,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魏晓贤等[7]提出,医患纠纷大部分是由于医学的人文精神缺失而引起,医学的人文精神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良方。许玲[8]、韩锋[9]等认为,医学教育缺少人文知识的熏陶,近年医疗纠纷中,40%与医务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缺失有关。

  为更好地了解医疗机构医患关系的现状,笔者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在2017年6月做过一次医患关系调查,593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中37.1%的人认为诊疗模式与医患关系紧张相关,32.0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对医患关系有影响,64.76%的人认为中医诊疗模式对改进医患关系有积极的影响。而在993名患者中,36.46%的人认为诊疗模式与医患关系紧张相关,26.38%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对医患关系有影响,65.44%的人认为中医诊疗模式对医患关系改进有积极的影响,相关结果有待进一步分析后发表。

  医患双方本就是抗击疾病、维护健康这一战壕中的共同体,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愿望,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以人为本的传统医学模式,无疑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对人类及医学的贡献。

  6结语

  综上所述,回归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哲学思想是传承中医思维模式和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哲医大家的根本。

  第2篇:高概念特征与中医学

  张华敏、王永炎

  【摘要】本文从高概念时代的特征入手,将高概念时代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文融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注重原创思维兼收并蓄三个方面。而中医学皆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特征,从哲学思维、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论述了中医学符合高概念时代的需求,从而在理论、技术上都具备了整合医学形成的条件,从学理到实践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了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现实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医学;原创思维;高概念

  医学是人学,是一门科学定律与人文准则整合的学问。进入后现代,无分中医与西医,也无分传统与现代,医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的生命,医疗的功能是帮助患病的人解除痛苦和

  延缓死亡。医学不仅要服从科学定律,还必须遵循人文准则。发达国家正在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这将带来思维模式的全新改变,高概念思维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会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中医药学交叉渗透,从而有助于中医药研究的突破[1]。

  1科学与人文是医学的两大支柱,科学与人文融合是高概念时代的核心特征

  科技的快速进步,医学领域中产生了大量医疗、科研、管理等数据,大数据技术的更新使得数理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数据得以整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IT专家们期许通过人工智能把全球所有医生的智慧集中成为超级医生,就像AlphaGo一样超脑正在形成。同时可以看到,科学家们顶礼膜拜的科技进步却滋生了傲慢、无情与冷漠,医生们淡忘了聆听患者的苦痛而导致的焦虑、烦畏是难以量化的。凭借生化影像指标诊病、治疗,从而缺失的是心理抚慰和人文关怀。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言,求真、储善、立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忘却的科学精神。人类需要思想思想的反思的思想,前者思想思想讲方法学,即想什么?如何想?主客二元的还原论、试错的方法留下了充分宝贵的证伪时空。后现代的到来,中医学要回归原创之思。气与神均为中国哲学的智慧,就中医而言,气、神有后天物质性谷气和先天真元之气。血气者人之神,形立而神,亦有精神性。气立、气势、气魄、合力风骨是生命的力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是人一切思维活动的内驱力。气与神是先秦早熟早慧的哲学,可用于政治、军事、文艺、工学、农学等学科。论证某一事物需要运用逻辑概念思维,它与中国哲学的象思维的具象思维是可以相向互动通用。但原象思维的创新、创生则不是主客二元还原论所能及的。就中医学的《素问》《灵枢》之学理,如没有儒、道互补,象思维的诠解,自然谈不上原创优势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损耗。给人类的警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应敬畏、保护自然而绝不能破坏摧毁自然。人类需要自然,让现实消融在自然中,而自然的自主协调并非一定需要人类,人类应该从自然的人化向人的自然化改变。自然化的人顺自然合规律性,利民生合目的性,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宽容的自然环境。至于社会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人们价值观的异化、学风文风作风追逐利益而低俗、青年人家庭观念的淡化等等,总之“仁德孝悌”的缺失已成为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当今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意图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80%以上的公立医院推向市场的弊端,重新回归公益性质,从根本上克服买方、卖方的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医患关系理应是道德的共同体,病患将生命相托,医生以仁德为怀,应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显然过去二十年政策取向的失误有责任,而软实力的匮乏也必须通过教育亟待提高。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抓住科学与人文两大支柱,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优势,为国民健康服务。

  2高概念时代注重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的整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

  医学离不开经验,而经验来源实践。经验是可贵的,但不一定都切合公理,也难以用数学表达。医学在自然哲学引领下,一切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都可以支撑医学的发展。近百年数理化学生物学的成果,尤其是多基因网络、基因剪断、大数据技术融入医学中推

  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然而这些学科成果相加并不等于医学。西医学的分科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依靠生化指标、影像报告等诊断治疗,淡化、简化了医学的本质是研究生命,人体是可以分解的,但生命是不可还原的,疾病是可以定义的,但痛苦是不能量化的。因此,注重整体观、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的整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是高概念的第二个特征。

  中医学的精髓在临床实践医学,以疗效体现学科的生命力及影响力。其理论一则是临床治验的收集、梳理与总结擢升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疗体系,诸如八纲、六经、脏腑、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另一则是缘起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家邹衍主张力求对自然事物只用自然力作出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解释。《易传》提出“阴阳之道”,喻指阴阳相互作用产生宇宙的一切现象。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人是天的一部分,从人与天之间的联系出发是阴阳家形而上学的根据。阴阳者天地之道,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辞、爻辞所记之象和于天地术数。《尚书·洪范》述五行为五种动态互相作用之力。其属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汉代董仲舒将五行顺序定为“木—火—土—金—水”,而“比相生间相胜”。中医学运用阴阳盛衰消长、互生互动、对立统一与五行生克制侮等抽象概念阐释人体脏腑、经络、感官等功能及相关

  联的完整系统,同时解释人处天地之间,与自然、社会相关联的生理、心理、病理状态以及养生、方药、诊疗的理论依据。譬如木郁克土导致肝胃不和;金水相生是肾阴滋养肺燥;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人处世事郁闷易怒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失衡当以疏理肝气,又金克木大直若曲,曲则全,枉则直,若听委婉悲情的音乐,以悲为善音,可有利于疏解肝气,愤郁得到抚慰。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医理论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应以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相结合去体会、去认识、去运用,而不是唯唯物的。因此,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本质是整体的、关联的、辩证的,也是变化的、更新的、发展的,具有一种宏观的独特的体系,展示给人们的是体现医学的人学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两大特征。生命是一个复杂系统,天人同构原理,需要运用复杂巨系统观点与创新的方法论,用现代语境诠释人体系统的伦理支柱,以实践求真,以真储善,以美立命,回归到医学是科学与人文整合的学科。

  3高概念时代注重原创思维,兼收并蓄

  高概念的另一特征是坚守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兼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养分而善于消化吸收。针对“原创之思”被遮蔽而缺失的现实,当前国家倡导创新创业,原创需要求知、求理而关键是求悟,对于培训和提高悟性则呼唤人们对原创性象思维的重视。象思维是一种能显示整体鲜活生命力和激发力的原象以及精神之象,因为人类本性所表现的就是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性和由此生发的层出不穷的创造性,也体现在真善美自我意识的创生性。象思维的兴起也与外部世界的变异相关联。十九世纪中叶,从叔本华、尼采到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对西方形上学的概念思维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异化,把科学标准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而传统科学观念,在理论上能否达到概念化、公式化,其绝对化就等于把凡是不能概念化、公式化的事物就排除在真善美之外了。概念公式化是一种还原分析不可缺少的抽象力量,遵循公理、数学、实验破解与把握科学问题是所必须的,但其抽象化本身就包括着简化和僵化,所以单纯靠这种思维方式,不可能把握事物活生生的有机变化的整体。就中医学而论,天人合德、一元正气、形神一体的原创思维,即“道通为一”,又“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无极而太极”之道象就是动态流变整体之象。

  上个世纪,西学传入西医占主流位置,不少中医执业者未能坚守自身规律。尤其在医疗行为中,不论病情需要与否一概中药加西药,凡遇感染一律清热解毒药加抗生素。对于整体动态流转的证候,识证立法遣方用药淡化了。回归原创的象思维对国医国药理论的促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象思维有原象、意象、具象、表象不同的层次。具象与表象可与理性概念思维相通互动,诠释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体系[2],它包括医者视、听、嗅、味感官接受的患者疾苦之象,也包括情绪心理失衡的表象。关于意象通于易,是医者思辨识证求理的重要环节。原象的体认,则是通过“体”“观”“悟”认知原象的运数取象。

  医疗是以科学为中心,还是以病为中心的问题。本世纪美国内科医生丽塔·卡沦提出的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首先是聆听病人的痛苦,在场关注,以同理心体验患者的痛苦并与病患归属为一体,重视心理抚慰,书写平行病历,通过交流提高团队的医学人文素质。叙事医学开始对中国医务界发生着影响,亟待学习与推广,落脚到诊疗活动中去。叙事医学回答了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医学的对象是人,不能忘却救死扶伤的目标。医学是人学亦是仁学,上塑孔孟荀子,降至王守仁新儒家的明明德,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永远是医德的规范。人的生命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稳态、自康复的功能,是向内向上向前的目标动力系统,重视扶正祛邪、调节自我免疫力,论治病虽有祛邪、补益之法,最重视的是调节。所谓“礼归于仁”,“礼”不仅是礼节而藴寓对事物的调节。对于健康和疾病,一切医疗活动都要维护人体的稳态,有损于稳态的过度的诊疗都要反对。朝向真实世界的循证医学在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时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叙事化,叙事医学循证化,其理念很好,但要解决如何“化”的方法技术。人体是复杂巨系统,健康与疾病在本质上是个体化的,个人是否健康,辨识整体自稳态的状况,若阴阳盛衰失衡则治当承制调平,若稳态能自我调节,长期维系则无需干预。当今医疗行为利益驱动导致过度干预现象亟待彻底矫正。医疗服务不具有这种假设,是崇高的伦理道德,求医者以性命相托,前提假设是医生能如自己一样看待他的生命,这是以人为本颠扑不破的准则。

  4高概念时代为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提供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中医学又称国学,为何理论体系与临床诊疗罹三千年完整延续而葆其青春,是当今唯一保留下来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古代传统医学。原因何在?!其一,国医国药的学理是以国学为指导的,是国学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晚周儒道互补的哲学,又吸纳异族佛学的养分经历七百多年的中国化,构成了儒释道为主体的一源三流的国学。论本源,重视学术的始源是早于文字的河图洛书与太极图。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具有特质的早熟早慧的、未曾断裂的文化。中医药学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当完整的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其二,中医药学衷于“中”,“一元和合”“尚一”“尚同”的哲学是中国人的智慧,回归象思维、太虚原象、天人合德、取象运数、形神共俱,“天、道、自然”一体的时空动态流的整体观、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的贡献至哉伟哉。查遍史书,华夏大地两千年来屡遭疫病灾害、战争等磨难,人口总量在五千万以上,都是中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三,中医学人兼收国学本质的同时,善于学习、容纳异族他国的文化养分与医学成果为我所用。近百余年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早期张锡纯、恽铁樵等前辈主张衷中参西,我主人随的学习西医的解剖学。当前,中国面对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并进入信息科学第二次量子革新的后现代,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科技界从信息时代的追随者擢升为领跑者之一。目前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将为整合医学开辟新的途径。回首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论断,从学理到实践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国学儒家讲“致中和”,道家曰“守中”,儒家经典有《中论》,“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为中,中即保持自然本性。中国哲学“尚一”“尚同”的整体观与动态关联阴阳消长、相生相克的平衡。正如太极图与河图所系的中医理论基础体系,在象思维的背景下重视形而上学“道”的体悟、心悟、开悟。又从形而下是“艺”“器”即治未病、辨证论治临床诊疗系统的技能与技术。“道”可统“艺”而“艺”可臻“道”,体现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并且能使感性与理性,原象与巨象融合互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做客中国中医药报社“北沙滩讲坛”的演讲谈到“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楼先生认为“中医的根本精神跟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最充分、最全面地实践了中国文化的理念,中医能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重塑国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复兴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第3篇: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独有

  白福瑞,郑勇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1800)

  【摘要】整体观、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色,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医诊疗模式,提出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独有,西医学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文章指出中西医体系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西医学进一步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整体观;辨证论治

  一般认为,中国医学源自哲学[1],现代医学则发端于自然科学,中西医能不能有机结合,中西医怎样才能结合一直是医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尽管如此,现代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越来越广泛,已不再只靠“望、闻、问、切”“中药、针灸、火罐”等诊治手段去认识和治疗疾病,中西医如何结合,中医如何依靠、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为我所用,是中医学能否再焕发青春和永葆活力的关键。

  整体观、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的两大特色[2-3],不少观点认为这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的特征[4-6]。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5],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特有,现代医学同样处处渗透着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医诊疗模式并非泾渭分明,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又互相联系与渗透,从宏观上去阐明中西医诊疗模式的内在联系对于探索中西医结合方式有重要帮助。

  1整体观并非中医学专利

  1.1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体现整体观

  现代医学抗菌药物的应用除了考虑抗菌谱、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以外,还需要注意宿主的身体健康、免疫状况。换言之,就算抗菌谱能覆盖,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规范应用,但往往因为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6]。患者身体情况良好时,抗菌效果往往较好,若患者身体状况欠佳,预后往往不理想。因为抗菌药物也需要依赖宿主的免疫状况起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药物治疗的整体观。

  1.2降糖药物的使用离不开整体观

  患者血糖升高,可以选择不同的降糖药物,但是患者各个脏器的功能情况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或者心功能不全,选择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就要注意,因为降糖药物大多数通过肝肾代谢,不注意患者整体情况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肝功能不全应选用格列喹酮,肾功能不全不宜选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目标也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所差别,如《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的专家共识(2013版)》里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为:预期生存期>10年、较轻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HbA1c<7.5%;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8.0%;而预期生存期<5年、并发症较多较重,低血糖风险较大,血糖控制目标则为HbA1c<8.5%[7]。

  1.3医学操作与手术也需要整体观

  一些医学操作与绝大部分手术,除了需要考虑适应证与禁忌证,还需要考虑各个脏器功能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如出现心、肝、肾、肺等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则需要谨慎评估风险与获益,这就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整体性。如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如患者有严重贫血,需经输注红细胞等治疗后,待血红蛋白上升才能进行胃肠镜检查;再如很多有开放性切口的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除外),如果患者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明

  显升高,则必须等相关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现代医学的诊疗绝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现代医学也要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亦需要讲究辨“证”论治。当然,“证”的判定与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得出的疾病信息不同,现代医学的辨“证”论治主要依据解剖、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情况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与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2.1根据症状、体征而辨“证”论治

  如同为高血压病,中医固然可以辨证分期论治[8],但现代医学亦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高低、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情轻重缓急,如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应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有别于一般高血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的24~48h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9]。一般高血压的治疗重点应该是使血压平稳、持续达标,从而预防并发症。

  2.2根据辅助检查而辨“证”论治

  糖尿病的分型也体现了“辨证论治”原则。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需要应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2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根据患者的血糖特点选用不同的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10]。所以,患者诊断糖尿病后,要根据患者的C肽、胰岛素释放曲线来判断患者的胰腺功能,如果胰腺功能未明显下降,则可以应用口服药控制血糖,如胰腺功能下降明显,需依赖胰岛素控制血糖,这时,胰岛素将是治疗糖尿病的正确选择。

  同样,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在时间窗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溶栓治疗,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不需要进行溶栓治疗。如治疗前没有分清“证”而盲目选择药物治疗,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2.3根据组织病理而辨“证”论治

  组织病理检查是现代医学对疾病分型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不明原因蛋白尿,等等,需通过肾脏病理组织分型来确定治疗方案,有些类型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有些则需用免疫抑制剂,还有些需要应用生物制剂去治疗。再如肿瘤的诊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预后有天壤之别,如果是良性肿瘤,治疗上相对较简单,预后良好;如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那么治疗难度大,预后往往较差。所以,根据组织病理来分型,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3愿景

  综上所述,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非中医学专利[11],现代医学同样需要注重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只有注意人体整体的情况,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充分运用病理生理学知识,分清疾病的类型,针对不同的疾病分类,从整体着眼,辨“证”论治,方能提高疗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中西医理并非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命名为补充与替代医学也好、中西医共同发展也罢,中西医作为相对独立、思维方式各异的两种医学,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促进医学的进步。

  第4篇:中医学精理论源流初探*

  曹姗1,赵紫薇1,周萱1,徐芳2,李德杏2,王泓午2(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0193)

  摘要:中医学诸多理论的形成都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精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故从哲学及中医学典籍的相关论述着手整理归纳精的含义,旨在探究精理论与两者的联系及其发展。通过理论梳理得出,中医学精理论既是对哲学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其存在质的转折,突出表现在对人体“精”、“气”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中医;哲学;精;本原物质;人体之精

  在哲学与医学范畴下精均被赋予重要的作用,意指构成万物的本原,尤其是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被养生学家誉为“人身三宝”之一。然中医精理论是如何从哲学过渡发展的,至今尚无明确表述。为进一步探讨精理论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需要溯本求源。

  1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的论述

  1.1精是本原物质

  中国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乃万物本原,而道无形可触,精为道中之有形实质。如《老子?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历代学者将此处之精解释为构成宇宙的物质,其有形、真实存在,与道之无形相对。如《老子白话今译》中解释为:“精,指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是中国古代学说中特有的概念,指的是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原质。[2]”

  延续老子对精的认识,后学者也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如《庄子?外篇?知北游》所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3]”《管子?内业》所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4]”《论衡?龙虚》所述:“天有苍龙、白虎、朱鸟、玄武之象也,地亦有龙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5]”特别是《吕氏春秋?下贤》提到:“与万物变化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6]”明确指出精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

  1.2精与气实为同质

  随着古代哲学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逐渐提出“气为一元”的物质理论,即认为无形之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但此时的“气”与“精”并无实质差异,甚至在此时的哲学范畴中精即为气,只是程度略有差异。如《管子》中提出的“精气学说”,《管子?内业》中提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4]”

  1.3人体之精

  古代哲学亦提到人体之精,如对生殖之精、精神心理活动的论述等。

  1.3.1生殖之精在《老子?第五十五章》中提到:“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1]”《老子校诂》作出的解释为“精,精气。此言赤子未知男女之合而阳物挺举,乃

  由精气极充满所致也。[7]”可见,此处之“精”为生殖之精。此外,《管子?水地》中所言“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4]”也体现了生殖之精的思想。

  1.3.2精神心理活动在古代哲学中也将精代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如《庄子?外篇?达生》在讲述如何养神时提到:“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3]”这里指出养神要摒除各种外欲,心神宁寂事事释然,此处之“精”疑与神同指,即“精”为“精神”。

  2中医学对精的认识

  在古代哲学影响下,中医学结合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精理论,尤为突出人体之精,不仅提出了精的概念,还明确了生理功能等内容。

  2.1精为本原物质

  秉承哲学思想,中医学之精依旧含有构成宇宙万物本原的意思。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借自然现象论述人体生理特征时提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8]”

  2.2形体之精

  与哲学相比,中医学更侧重具体的人体之精,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8]”在《灵枢?经脉》中有更加详细的论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9]”

  2.3生殖之精

  中医学认为,精是人类生殖、延续生命的原始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8]等。

  2.4水谷精微

  中医学还认为,饮食物在脾胃腐熟运化下形成并运输到周身以提供营养的水谷精微亦是精。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8]”

  2.5脏腑之精

  在中医学中,精还可以指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的精微物质,并且这种精微物质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将其盈余部分输送到肾以藏之。如《灵枢?根结》中的“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9],《灵枢?本神》中的“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9]”精入脏藏之称为五脏之精,这里虽未提及六腑之精,但脏腑相关,精入腑则为腑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8]”

  2.6脏腑之气

  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之气的一部分是自然之气进入人体后形成,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8]等,而这里用精指人体吸收自然之气后形成的脏腑之气,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精气学说”的进一步延伸。

  2.7人之津液

  中医学亦认为精属有形之液体,并认为精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如《素问?经脉别论》在描述体内津液代谢过程时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8]”此处体现了精为体内之正常津液。

  3所指涵义不同,彰显传承与发展

  3.1“本原之精”:中医学精理论在哲学上的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精是构成宇宙万物本原的精微物质。在《老子》中精被描述为道的物质实体,且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丰富精理论,认为精是道生万物的元素,如《庄子?外篇?知北游》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3]”在《管子》中将精赋予了宇宙万物生成本原的涵义,如《管子?内业》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4]”至此,精明确地被提出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中医学对本原之精的认识继续补充和完善,将精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确到具体的人类生命,即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由此,中医学精理论与哲学精理论形成了同源异流的转折,虽然两者均是古代人民通过长期生活实践得出,但两者侧重不同,特别是研究对象发生了从宏观到具体的变化。

  3.2“人体之精”:中医学精理论从哲学过渡

  哲学范畴下的精虽以宏观宇宙本原为主,但也初具人体之精的雏形。如《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又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4]”这里的“生殖之精”作为铺垫为中医人体之精理论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对于人体之精的认识在哲学精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将人体之精不断细化,引申出水谷精微,五脏之精等。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10]:精能促进生长发育,如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后产生天癸,进而人体的生殖之精发挥繁衍后代的功能,并且在精气的作用下人体的各脏腑官窍正常发育,从而保证了生命进程的发展;精化生气血津液生髓化神,从而保证了这些物质功能正常发挥等。

  3.3“精气学说”:中医学精理论由哲学转变

  中医学精理论与哲学精理论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其中“精气”的延用即为两者的纽带之一。精气学说最早在《管子》中提出,但实为哲学思想“气一元论”的内容,虽说精(气)是万物本原,然所言之精依旧为无形之气,正如《论衡?言毒》所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5],所以《管子》中的“精”与“气”同意,皆为万物本原,但较元气低一层次。

  中医的“精气”不仅含指人体之“气”,还专指人体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8]”这里溢泻的“精气”并非“气”而是“生殖之精”。精气含义的不同,也证实了两者的区别,即哲学“精”与“气”界限不明确,而中医学对“精”、“气”的认识日趋明晰。不仅如此,中医还提出“人始生,先成精”的理论,认为精是成形的基础,继而产生气等一系列人体所需的物质。但同时也认为“精气互化”,提出人体的精微物质是在气化作用下生成,但这里“气化精”应是针对后天精和气而言。

  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六: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

  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

  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

  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2.5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1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3.2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

  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3.3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3.4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

  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2009.12.14[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篇七: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中医学论文范文

  篇一:中医论文范文

  针灸学入门感言

  --关于中医方法调养身体

  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是以气色红润,身体健康。简析针灸,拔罐之类中医调养身体的静心方法。

  关键词:中医

  针灸

  艾灸

  拔罐

  一、对中医学的体会

  (一)中医学历史

  中医构成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消失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外科手术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壁球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机构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东亚地区的穴道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论点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争论不休与废的争论之中。

  (二)感受的中医学

  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小腿不适。论文封面单独一页,为首页;目录单独一页,为第二页;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导语、正文、参考文献,连续编写,不用单独分页;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

  (五)图表

  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表格用三线表,要有表题,数据可视化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误差分析。

  图表居中,表题放在表前,图题放在图后,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数字和后面文字间隔两个三个空格,居中,宋体五号。如:

  表1Wistar大鼠血清TNF-α含量的四季变化(pg/ml,x±s)

  春

  分

  7106.02±21.21夏

  至

  766.03±14.85##▲

  秋

  分

  750.32±9.01##▲

  冬

  至

  7137.27±27.95注:与冬至比较,##P<0.01;与春分比较,▲P<0.05。

  (六)文内标题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间用小点号用相隔,末层数字后不加点四号。

  如“1”,“1.1”,“1.1.1”,“1.1.1.1”

  各层次的序号均顶格排写。与后面标题文字空两格。

  各标题的内容部分另起一段抄写,不和标题同行(如只有数字编号没有标题,则数字后面空两格直接写信息内容)。

  二

  论文格式

  (一)论文字数

  论文字数在2500-3000字左右为宜。

  (二)撰写顺序

  目录;正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导语、分层论述、参考文献,致谢。

  具体格式要求分述如下:

  1目录格式要求

  目录在封面之后,“目录”二字宋体三号,中间为萤两个中文字符,加粗。

  “目录”二字下空一行写表单内容,目录内容用宋体四号,加粗,按论文编写顺序编写,所有项目均顶格写,目录中所列标题层次最多不以上3级,后面页码对齐,中间用“??”连接。

  2标题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要简短、明了,能概括全文内容,并引人注目。一般在25字范围内,尽量不用副标题。题名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应尽可能包括实例。用小二号宋体涂黑居中排。

  3署名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下一行居中所写:作者

  姓名,指导老师

  姓名,四号宋体。再下一行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21级

  06XXXXXX),小四仿宋体。均加粗。

  4摘要格式要求

  摘要,要求可以概述论文主要内容和论文散文目的和意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摘要”二字顶格,置于[]内,四号宋体,加粗;后空两格写摘要正文,小四宋体,不加粗。字数200字左右。

  5关键词格式要求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要大多内容的词语。可选2-4个,“关键词”三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各之间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无标点符号,小四宋体,不加粗。

  6正文格式要求

  先写导语,然后分层论述。

  导语,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导语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编写导语不要与“摘要”雷同,主要包括写研究的起因、目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动态,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和所研究意义等。要意思明确,语言简练。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具体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

  7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序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标号,“[]”标于引文后标点符号的右上角(用“上标”格式),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明,置于方括号内,序号与左边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一一致。

  在一处引用多篇文献之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两片,如:[12、13],也可用起止序号,中间加“~或一”,如:[9~11]。两度引用同一文献,按首次出现序号标明。

  引用外文文献,外国人名写法: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

  不受文献条数限制。

  格式:“参考文献”四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所引文献按序号排列,小四宋体,不加粗。

  (l)期刊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杂志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码或起止页码

  最后不加标点。如:

  [1]李松林,任延军,崔熙等.血红林蚁铭突多刺蚁管养成分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l994,29(9):521-523[2]BrownJJ,MirowskiM.Theautomatic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ro:anoverview[J].JAmCollCardiol,1985,6(Suppl2):461(2)书籍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名

  主编.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

  版次

  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

  如:

  [3]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448致谢格式要求

  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致谢是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过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一种方式。致谢的话语应简练、诚恳、朴实、有分寸。切忌浮夸,堆砌华丽词藻,也不用写成抒情散文。

  “致谢”二字四号宋体,加粗,居中,下部空两中文字符;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200字左右即可。

  具体内容及格式举例见后文:

推荐访问:中医学基础论文3000字 中医学 基础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