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映象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读后感 观后感 发言材料 教学设计 作文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9篇

时间:2022-05-20 14:45:02 浏览量: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9篇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1

今天教育局邀请浙江省首批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朱静怡老师给我们培训处的老师上课,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一线老师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人生。

首先,她给我的感觉是年轻,尽管她已62岁的高龄了,但她依仍头发乌黑,精神迥弈,她不说我还以为50多岁呢!同时,她早上来给我们上课,是自己乘车过来的,据楼老师说,朱老师在给我们上课前两天,打电话给她,询问乘车路线,当楼老师跟她说:教育局这些老师都是派车去接,不管她住得路程是远还是近,但朱老师却说,现在油价贵,让司机起个大早,大远去接不划算,还是她自己过来比较好,到了汽车站,她打的过来,尽管如此,她跟我们是差不多时间到教师进修学校的。

再次,她给我的感觉是责任,在上课一开始,就给我们讲她的经历,从1962年——至今,经历了入门、起步、开温、沸腾、结晶、周住琢等六个时期,这六个时期再就了她辉煌的一生,在这期间,她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研究成果《发展幼儿能力课程》获得了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其中这个“发展能力课程”是x年秋前世界考前教育组织主席柯蒂斯教授亲自定名的,可见朱老师是想得提前和独到,在她53岁设计,取得自学大专毕业证书,被评为全国优秀自考生,这让我感到肃然起敬,朱老师在数十年的幼儿教育中一直践行着“一切为幼儿,为了一切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为宗旨。为了履行这个责任,她始终将体、智、德、美融为一体,让每个幼儿手、足、眼、耳、鼻口等器官并用,促进大脑的健全与发展从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达到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她告诉我们,她的教育理念是:一日活动课上,把课当游戏做,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她的教育活动中,时之,处之显示着“尊重幼儿的人格,关注幼儿的差异,维护幼儿的天性,完善幼儿的人性”的教育思想。她在每一项活动中都倾注着挚爱幼儿,欣赏幼儿,激励幼儿的情感营造着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师与幼儿“手拉手”进行沟,幼儿一起玩耍,一起研究,一起发展。

此外,朱老师在平时的活动,密切联系着幼儿的生活经验,完全利用环境资源,根据幼儿日常生活得到的一些显浅的感性知识,组织他们交流与讨论,经常适当的点拨,逐渐上开为理性认识,经常带领幼儿去大自然走走,观察社区环境的变化,幼儿园内外花、草、树、木生长变化和各种动物的变化。引导他们讨论春、夏、秋、冬四季与各种动物、植物生长的关系,使幼儿从小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无穷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后,她送我们一句话:“跳出幼教,看终身教育,看社会”在她那,我学到了不少,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需要通过努力,尽量缩短距离,使自己成长起来,做一名平凡不平凡的幼儿教师。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2

我认为教师有爱心是师德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同时思想品质,学识,能力要不断提高。

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师生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在教学中出现不同结果,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间的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情,对学生说“一”不“二”。特别的歧视差生,这样让学生始终是一种烦躁、恐惧的心情,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下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很多问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的。

二、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养,教育观,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大多数教师政治立场坚定,但也有少数教师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型人才.

三、教师要有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生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需知识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的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知识希望它能管用一生。当今社会,科学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知识不断地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由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育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3

刚接触学前教育时,我原本只是觉得照顾小是孩子是件简单的事,只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再加上会一些基本技能就好。经过专业入门课和冯晓霞老师和李季湄老师的进一步对学前专业的阐述,我越发觉得当一个幼师是难的,当一个优秀的幼师更是艰难困苦的事情。

x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学前教育改革是件艰巨的事。要从传统观念转到行为上来。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付诸实践,更要注重幼儿活动的教育过程。

讲座中最让有所触动的是要求幼师不仅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然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并且将这些科学知识融入幼儿园教学中。而不是简单的将生活常识再做无用之功,浪费人力物力,且让儿童失去了对世界的探索的好奇心。这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而关乎着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

x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南》的讲解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无数的家长需要我们的帮助。因为在这浮躁的时代,家长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成了浮躁时代的学习机器,成了最可悲的牺牲品。所以指南不仅是对老师提出要求而且还有我们的家长,这就要求幼师要与家长沟通,不能拿指南来当指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达标。

对于老师对指南的解读,我体会到幼儿教学不能小学化,不能一味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求孩子理解数与数学。毕竟发展都有逐渐积累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指南要求幼师与家长要学会充分的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名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有沉重的压力,做好幼师是艰巨的,要坚持努力学习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4

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进步不大。首先,我读书少,上班以来,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少,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做到爱学生,爱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5

x"x年9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参加由滁州市教研室张作真名师工作室筹划、组织的“核心素养”系列讲座。江苏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国内知名度很高政治学科专家顾润生和苏州市黄埭中学高级教师张华,为我们生动解读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打造深度教学等几个问题。尤其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如何开展怎样开展活动型课程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颇有收益。

思想品德的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听了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人民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活”起来。

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唤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采用活动型教学,主体探究式,在课堂中做到少讲,课堂设计问题不是课前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老师随时解答。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教学重点难点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二、引领未来发展,让学生的胸怀“大”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心大事小,心小事大。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充分利用课后活动实践课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规划师。

三、培育德才兼备,让学生的素质“雅”起来。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少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学生的本性发展和个性成长。通过学习和培训,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正确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教育学生,要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把学生当做自己的镜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培养能力、必备品格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核心素养最关键要体现这样八个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每一轮新学期开学,我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记忆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四、树立终身学习,让老师的水平“高”起来。

新教材新课改新教法新理念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方法、新形式、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在听完顾润生和张华两位专家的讲座后,经过几天的深度思考,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积极加以改进。

以上所述,仅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我相信每个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我坚信自己以后会学习教学再学习再教学,以求更快、更大、更高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6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7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8

八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举办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论坛”主题继续教育培训会,两天的培训日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1、“素质”与“素养”的区别:褚宏启教授首先阐述了“素质”与“素养”不同概念,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方式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两个问题到底谁更重要些,显然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让我体会到我们总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总想着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学生受教育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能力上会表现出什么,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变成知识的“存储器”,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21世纪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智慧型人才。

2、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褚宏启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3、创新与合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褚宏启教授在分析我国国民素质的短板问题时利用中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对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国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决定着民族的未来,那么基础教育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落后,教育质量等于分数第一的评价方式很浓厚,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就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4、作为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的问题,褚宏启教授帮我们指出了几个方向,第一、中小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第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理念。第三、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第四、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评价环境,作为教师具体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师应该不断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研过程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学情情况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营造快乐、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篇9

我认为教师有爱心是师德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同时思想品质,学识,能力要不断提高。

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师生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在教学中出现不同结果,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间的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

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情,对学生说“一”不“二”。特别的歧视差生,这样让学生始终是一种烦躁、恐惧的心情,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下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很多问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的。

二、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养,教育观,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大多数教师政治立场坚定,但也有少数教师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型人才。

三、教师要有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生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需知识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的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知识希望它能管用一生。当今社会,科学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知识不断地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由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育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推荐访问:素养 核心 心得 教师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的核心素养 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心得 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职业规范和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