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映象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读后感 观后感 发言材料 教学设计 作文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正文

2022年度边城读后感300字8篇【完整版】

时间:2022-05-15 19:0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边城读后感300字8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边城读后感300字8篇【完整版】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边城的读后感300字,方便大家学习。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1

沈从文先生常说“美丽总使人忧愁”。《边城》里的翠翠是美丽的,她单纯善良、不谙世事,对老船夫的感情真挚而感人,对傩送二老的感情朦胧却执着,可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却始终不知道也没人告诉她,她应该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幸福,最终只能在一片凄苦之中,孤独的守着祖父的渡船,等着不知归期的爱人。老船夫是也善良的,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守着一条渡船,不知把多少来来往往的人渡过了小溪,“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他深爱着翠翠,他的亲人便只是那个女孩,他总是在为孙女将来的生活而担忧,最后却还是在失望和遗憾中死去,就连撑了一辈子的渡船也被涨起的大水冲走了,这是何等的悲凉啊。

天保和傩送也都是好男人,两人同时爱上了翠翠,却因为兄弟之情而相约采用了美丽浪漫的“走马路”的为爱人唱情歌“竞争”方式,做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弟弟先唱,明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之后就主动离去,在心灰意冷葬身河水之中,也不知是为了心中美丽而死,还是因为心中的忧愁而死。傩送二老爱着翠翠,宁可不要碾坊,却因为一连串的误会,最终又因天保的意外死去而将爱意深深埋在心中,却又难以割舍,最终只能带着深深的自责,选择远行,把遥远的期望留给了翠翠。傩送几年前与翠翠的偶遇是美丽的,心中萌生的爱意也是美丽的,却因为彼此的误会交织着家庭的压力,而最终酿成了令人失望的悲剧。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2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边城》是我国文学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3

读罢《边城》,脑海里留下的只有一片青翠的绿色,那种绿不同于油画家笔下沉稳厚重的墨绿,也不同于水墨画中轻描淡写的石青,而是一种纯粹且通透的青翠,翠得发亮,翠得莹润,翠得仿佛能凭空沁出芬芳的水气,翠得仿佛草木间所含的天地灵气都劈面扑来。

想必是沈老先生难以忘怀故乡的葱翠,所以他赋予女主角同样秀丽的名字——翠翠。翠翠就如同白娟前的一条灵巧绣丝,乌黑油亮的发辫透露出青春的气息。她一跳,白娟上就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她一笑,白绢上就现出了一座玲珑的吊脚楼,她走得越远,白娟上的景象就越多,当她拿起那支古旧的船桨时,一座湘西边城的全景便跃然展示在读者眼前。

发乎情,止乎礼。翠翠的爱情似乎戛然而止,年复一年的渡船上何时才会重现当年那个翩翩少年的身影?死亡建筑起一道看不见的桥梁,被桥梁生生分开的爱人可还能重聚?年复一年执着等待的翠翠不知道,最终允准这段姻缘的顺顺也不知道。若是回来,便是爱情战胜了死亡,无论结局如何,茶峒里的人们都真诚地活着,他们不愧于天地,无悔于自己,淳朴而高贵。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4

有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法触及;有一种爱,纯洁得让我们如履薄冰;有一中生活,凄美得像一场氤氲的梦魇;有一则童话,完美得让我们几乎不再相信人生这个假命题。

然而,《边城》里的人生命题却永远成立。

它容纳了人世间最温暖的字眼,安静、恬淡和悠闲;它汇聚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意象,小溪、村庄和渡船;它汲取了人世间最细腻的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它支撑了人世间最后幸存的人性,勤俭、淳朴和善良。原来,他要我们相信美好,憧憬未来。

沈从文,一个赤诚的游子。用他灵性的思维,假设了一个硝烟里的童话,却只用了一座边城,论证了人生命题的真伪。

现实里的童话,不可期待够浪漫,我喜欢。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5

我喜欢沈从文这个名字,也喜欢沈从文写的《边城》。

在沈从文的笔下,这是一个用人性描绘起来的瑰丽而温馨的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的结局是悲的,可是不是险恶奸邪所为。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

读着它的时候,心是宁静的,灵魂是清澈的,感动的心是真切的痛,却又是饱含着最深的向往。在这个生活节奏极快,思想剧烈碰撞的年代,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越来越脆弱,爱情,缺少婉转;相亲相爱,也带着目的,抱着想法。突然很伤感,现代人真的就聪明就快了了吗,没有。科技可以加速我们的交往,却淡去了我们的相互珍惜的感情,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悲哀么?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6

《边城》这部沈从文创作高峰的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文中比喻句甚多,而且比喻地格外恰当,颇耐人寻味!作者在文中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构成了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给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翠翠那悲惨的婚姻以及爷爷那木讷和犹疑,源于“人在根本上无法沟通的。”

总结《边城》这部作品之所以占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小说作品在从容舒展中抒发了作者沈从文对乡土的感情、对生命的爱。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7

上个星期就读完了《边城》。那是一个昏黄的下午,翻过《边城》最后一张纸页,轻轻合上《边城》,我揉了揉眼睛,然后又默然坐了一会儿,才站起来舒活筋骨,《边城》就这样看完了?沈从文似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但却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与回味。我站在窗前,沐浴在柔黄色的光线里,细细的回想《边城》里的人、事、物,去感受那样纯粹的美,清洁的魂,在这篇犹如一张水墨画卷般的作品里,我所领会到的,是在《边城》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善意。

善良、淳朴,是构建边城世界的基本元素。

最令我感动的是老船夫给人过渡不要钱,过渡人则于心不安把钱硬塞给老船夫,老船夫硬受了钱,却是买茶叶和草烟免费提供给过渡人。这样的场景每每在我心头浮现,就总免不了在我心头激起一片向往之情。我多么希望这世上都能如《边城》啊,没有黑市炒高价,没有“黄牛”卖车票。我在想,若现在要过渡,大概是找不到这样的老船夫了,但是假若我们也碰上了这样的一只免费渡船,许多人的心中应是窃喜,窃喜不用付钱了,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如《边城》中的过渡人一样把钱给老船夫,那这个人一定会被视为大大的好人,但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这么一份善意,因为,善是双向的,只有大家都在心中埋葬一份善意,善良才会洒满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8

不知道为什么,初三了,反而更没“正事儿”了,这篇文章,就是我“没正事儿”的结果之一。

读苏北的文章,引出了他的老师汪曾祺先生,了解了汪曾祺先生的生活,又提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由此,我翻开了《边城》的第一页。

翻开扉页,就见到一座塔,一座孤房,一条渡河,一条渡船。冷清中夹杂这淳朴,宁静中有略显悲哀。那是一座边城,见城如见人,那么善良,那么简单。

摆渡的老者,七十多岁了,和他相依为命的孙女不大,叫翠翠,父母早年因责任、使命不忍私奔,便双双殉情于这座小城,却忍心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独自生活。

老人兢兢业业地守着渡船,一生从未离开——那是国家的责任,民众的信任。

日子虽苦,可却有滋有味,我这身在福中亦知福的人也有点向往。

翠翠在听爷爷唱曲儿的日子里长大了,船总的哥俩儿都见了欢喜,那更出息的岳云宁愿为“渡船”舍弃了“磨坊”,老人为孙女的幸福想尽办法,却不经意间被二老家的岳云误会害死了失意而下江的天保大老,岳云内心痛苦地也到下游打拼。

推荐访问:边城 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300字8篇 边城的读后感300字8篇 边城读后感300字左右